当科研热忱遇上实践壁垒,当探索脚步受阻于攻坚关卡,“夏日筑梦·研途记录”暑期研究生科研打卡活动第三期如约而至。本期中,研究生们怀揣破局之志,以知促行、以行践知,在数据迷雾中寻规律,于实验瓶颈处求突破,用坚韧与创新书写着科研“破局答卷”。
攻坚时刻:在困境中砺锋破局
科研的突破,藏在直面难题的每一步里。打卡页面上,不同专业的研究生们用各自的智慧,展现着破局的多元路径。
电气工程学院的陈新强同学初到奇瑞,便投身智能驾驶系统测试远程支持工作。面对陌生的驾驶舱设备和相关技术难题,他沉心钻研,并在系统培训中主动请教,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与帮助下,经反复实操,终攻克难关,现已能独立处理自动驾驶车辆的多项常见问题。
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的晁丽同学专注实验攻坚。当实验数据出现异常时,她主动向师长同门请教,带着梳理出的疑点反复调试新旧试剂配比、优化反应参数,最终找到问题症结,成功破解困局。
设计学院杨云云同学的工艺品创作曾因红砖打磨陷入僵局:传统小刀加工始终无法达到细腻均匀的质感要求,创作一度停滞。她跳出工具依赖的固有思维,尝试用破壁机调试转速与打磨时长,经过多次参数优化,最终让红砖呈现理想质感,成功突破创作瓶颈。
人文学院吕均坪同学“三下乡”带教时,曾因课堂秩序混乱而犯难。经老师点拨,她尝试各种激励方法,不仅让课堂秩序重归井然,更摸索出贴合儿童心理的管理技巧。
马克思主义学院赵泳莲同学的论文创作曾因理论深度不足、实证材料匮乏而停滞。在导师指导与同学协作下,她重构框架、补充案例,终突破瓶颈完成创作,实现从“卡壳”到“破局”的跨越。
破局聚力:于攻坚中超越自我
各学院研究生以多元方式投身科研攻坚,在记录突破关卡历程的同时,更搭建起跨领域互助桥梁,不少同学从中汲取到破局力量。
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李长如同学在打卡中写道:“曾经惧怕实验数据的‘不理想’,如今才明白,科研路上的每一次‘卡壳’都是转机。那些被详细记录的失败参数、被反复标注的操作偏差,终将成为下一次成功的‘铺路石’。”
纺织服装学院的邵旭同学则在心得中分享:“单打独斗难破思维局限,与不同专业同学交流后换个角度思考,难题便有了新解法。”
研途薪传:下一站,让传承照亮前路
当实验记录里凝结着师生研讨的智慧,当技术瓶颈前闪动着携手攻关的身影,当难题破解时回荡着代际相传的笑语……这场盛夏的科研攻坚行动,正沿着“薪火相传”的路径不断深入,让学术传承在实践中愈发彰显活力。
下一期,让我们继续追随打卡足迹,聚焦师生协同之力,看这份代际相传的学术火种如何深植科研实践沃土,在研途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。
(文:李蓓、陈一鸣;图:陈新强、晁丽、杨云云、吕均坪、赵泳莲;编辑:苏霞;预审:刘宏建;审核:周伟)